乔治·吉百利的愿景是在一个充满绿地的地区创建一家企业,让他的员工(及其家人)不会被城市污染所包围。早在 1878 年,吉百利就制定了一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,其座右铭是: “没有人应该被迫生活在玫瑰无法生长的地方。” 这种经营方式实际上是组织历来认为公司应该如何运作的方式。品牌被称为社会企业,有责任为以下方面提供支持: 他们的员工, 员工的家人, 更广泛的社区, 包括对整个社会的福祉、健康和财富做出普遍贡献。
可悲的是,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品牌专注于实现财务目标和创造更 加纳电子邮件列表 多的收入和利润,而不是他们所产生的整体影响。 目的驱动营销的兴起 正如我之前所说,官方的三重底线方法已经存在了近三十年,并且有大量数据表明,消费者希望品牌在运营方式上更加有目的性,确保每个人和每件事都能从他们的行为中受益。 《社会企业的崛起》报告显示,86% 的千禧一代认为,衡量公司业绩的标准不应仅限于财务业绩。
由于这一代人目前占全球劳动力的一半,同时也是消费者,因此这是每个品牌都需要考虑的问题。 插图显示,86%的千禧一代认为衡量公司的标准不应仅限于财务业绩。 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转型成为B 类公司,这一标签只授予那些符合“高标准社会和环境绩效、透明度和责任感”的公司。 自 2006 年 B 实验室成立以来,已有 82 个国家和 156 个全球行业中的 5,000 多个全球品牌转型为 B 类企业(截至本文撰写时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