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像+语音多模态伪造
Posted: Mon May 26, 2025 9:01 am
AI诈骗开始跨媒体化:
视频合成“熟人视频求助”;
语音+短信+App仿真页面“混合式陷阱”;
伪装官方认证图标、操作指引,营造“权威可信”感。
五、未来的诈骗形态:将更隐蔽、更自动化、更难防
技术在快速进化,诈骗也在悄然升级,以下是未来几种值得警惕的趋势:
1. AI Agent式自动诈骗系统
一套系统就能完成:获取用户画像 → 拨打电话 → 自动交互 → 发钓鱼链接 → 引导操作 → 自动入账。
这类系统一旦部署,只需要一台电脑+网络,即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诈骗操作。
2. 跨平台多设备攻击
诈骗不再只在电话中进行,而是同时出现在短信、社交App、浏览器 电话号码数据 弹窗、甚至智能音箱中,实现“全方位围猎”。
3. 基于行为预测的诈骗
AI通过你一段时间的行为数据预测你可能做的事,例如准备旅游、求职、搬家等,提前设计好诱饵内容,等待你掉入陷阱。
防不胜防?普通人应如何应对
面对技术诈骗的强势来袭,个人不再能依靠“经验”或“常识”来判断风险,而要依赖系统性策略:
1. 保持数字警觉性
永远不要轻信来电号码,哪怕它显示为“官方”、“银行”、“家人”。
不点击陌生链接、不填写个人敏感信息。
2. 使用可信工具与隐私防护软件
开启手机“骚扰电话识别”功能。
安装浏览器防追踪插件,关闭无必要的权限授权。
3. 避免信息外泄源
不使用来路不明的App、网站。
微信、QQ不随意公开个人资料、朋友圈信息。
视频合成“熟人视频求助”;
语音+短信+App仿真页面“混合式陷阱”;
伪装官方认证图标、操作指引,营造“权威可信”感。
五、未来的诈骗形态:将更隐蔽、更自动化、更难防
技术在快速进化,诈骗也在悄然升级,以下是未来几种值得警惕的趋势:
1. AI Agent式自动诈骗系统
一套系统就能完成:获取用户画像 → 拨打电话 → 自动交互 → 发钓鱼链接 → 引导操作 → 自动入账。
这类系统一旦部署,只需要一台电脑+网络,即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诈骗操作。
2. 跨平台多设备攻击
诈骗不再只在电话中进行,而是同时出现在短信、社交App、浏览器 电话号码数据 弹窗、甚至智能音箱中,实现“全方位围猎”。
3. 基于行为预测的诈骗
AI通过你一段时间的行为数据预测你可能做的事,例如准备旅游、求职、搬家等,提前设计好诱饵内容,等待你掉入陷阱。
防不胜防?普通人应如何应对
面对技术诈骗的强势来袭,个人不再能依靠“经验”或“常识”来判断风险,而要依赖系统性策略:
1. 保持数字警觉性
永远不要轻信来电号码,哪怕它显示为“官方”、“银行”、“家人”。
不点击陌生链接、不填写个人敏感信息。
2. 使用可信工具与隐私防护软件
开启手机“骚扰电话识别”功能。
安装浏览器防追踪插件,关闭无必要的权限授权。
3. 避免信息外泄源
不使用来路不明的App、网站。
微信、QQ不随意公开个人资料、朋友圈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