泄露的手机数据还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进行跟踪、骚扰甚至威胁人身安全。例如,通过定位信息锁定受害人的常去地点,进行尾随、监视,甚至实施暴力行为。
手机号码和通讯录泄露后,受害人可能频繁收到骚扰电话、垃圾短信,甚至诈骗电话,这不仅影响正常生活,还可能引发精神压力和安全隐患。
4. 账户劫持
很多手机应用都通过手机号或邮箱进行账户登录和密码重置。手机数据 电话号码数据 泄露后,黑客可能利用这些信息尝试登录用户的社交媒体、支付平台、电子邮箱等重要账户。一旦账户被劫持,受害人不仅可能失去对账户的控制权,还可能遭受经济损失,甚至隐私二次泄露。
账户劫持还可能被用于进一步的诈骗活动,如利用受害人的身份向其联系人发出诈骗信息,扩大攻击范围。
二、组织风险 1. 监管处罚
随着数据保护法规日益严格,企业一旦发生手机数据泄露,可能面临高额罚款和法律诉讼。以欧洲的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(GDPR)为例,违规企业最高可能被处以全球年度营业额4%的罚款。
除了罚款,监管机构还可能要求企业整改数据安全措施,发布公开道歉声明,甚至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。严重的数据泄露事件会对企业的运营产生直接影响,导致业务中断和客户流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