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 of 1

那傳播的載體怎麼選呢

Posted: Tue Dec 24, 2024 9:03 am
by HASAN
論(樂評)是它區別於競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點。 網路易雲會有很多使用者自發性的互動,這個是QQ音樂沒有的,也是酷狗沒有的。 於是我們就想利用好「樂評」這個差異化的傳播素材。 素材有了,我們還需要自傳播的來源動力。 使用者在做自傳播的時候,源動力我覺得只有兩個,第一個是利益,第二個就是情緒。 這利益就是像是拼多多常用的,你轉個朋友圈或是群,平台能打折或送東西—— 這一定能帶來自傳播。 相對而言,我們判斷會更高級和長效的源動力是關於情緒的傳播。 當一件事喚起了你的情緒共鳴,能讓你覺得“值得被記錄和轉發”,那你就會發朋友圈,會發小紅書,會發微博。 而樂評本來就是一個很容易激發情緒共鳴的素材—— 即使這些樂評不是他們自己寫的,但當看到一句評論時,他們可能會覺得這句話也描寫了他們的故事和情感。 所以把樂評這個素材,和情緒這個源動力結合起來,就構成了這個案例的底層。 ? 我們選擇了地鐵。 第一是地鐵人流量大,曝光天然就高。 第二是地鐵本身就是一個容易放大情緒的空間── 封閉而充滿故事性── 很多小


說、影視作品也都是和地鐵有關的。 有了素材、源動力、原點的定義,我們就開始想具體的規劃了。 我們的策劃設計,都是圍繞著“怎麼最大化的引起用戶的情緒共鳴”,以及“怎樣能激起和方便用戶做自傳播的分享”來構建的。 這個邏輯其實會影響很多事情,舉幾個例子。 首先,我們在視覺設計上,追求一個絕對的視覺的衝擊和視線無法迴避。 所以你可以看到整個地鐵車廂都被紅色覆蓋了,不 烏克蘭 電話號碼材料 管是抬頭、低頭還是平視,都能看到我們精選的網易樂評。 我們注意到在地鐵裡,很多人都會低頭玩手機。 所以我們選擇了低頭玩手機也能瞄準的視角去展現我們的樂評。 同時,我們也希望打造一個沉浸很高,容易引起共鳴的情緒場。 所以我們雖然用了鋪天蓋地的品牌紅色,但是對於網易雲音樂的logo露出卻非常謹慎。 我們不希望因為logo的突兀出現打斷用戶的情

緒流。 現在的電梯廣告和公車站廣告通常會將品牌的logo和名字放得非常大,但人們往往不會拍下這些廣告並分享到朋友圈。 我個人認為,把logo放得非常大體現了品牌內心深處的不自信,是為了追求曝光率而採取的懶惰策略。 讓使用者沉浸在廣告中,希望使用者能真正感受到我們想傳達的情感是我們的目的,而不是在表層傳達品牌名字和logo。 我們也去精選了最能喚起情緒共鳴的樂評。 這的確是一個手工活。 我們從幾萬條樂評中,最後選了三、四十條。 選擇的標準首先是能夠打動我們自己,然後是樂評的長度—— 不能太長,要容易記憶和傳播。 另外,我們也注重樂評中蘊含的情感,特別是能夠觸發大眾共鳴的情感,例如愛情、親情,以及在異鄉拼搏的感受。 我們也盡可能讓不同角度的拍照變得容易。 讓乘客和樂評更容易出現在一個畫面裡,形成新的故事和傳播點。 下面這張圖裡的主人公,其實是我們當時的設計總監。 這張圖拍完之後,我覺得非常適合傳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