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诈骗并非偶然,而是一场有预谋、有步骤的精密行动。它通常分为以下四个阶段:
1. 数据挖掘(Data Mining)
诈骗者通常会通过社交平台、泄露数据库、黑市交易等方式收集潜在受害者的信息,包括姓名、电话、地址、身份证号、甚至购物习惯和亲属关系。
技术来源:
App权限滥用(通讯录、通话记录、定位)
数据泄露(如某某教育平台泄露上百万家长电话)
暗网购买(100元可买5000条实名信息)
2. 精准定位(Targeting)
有了数据,诈骗者会根据群体画像对目标进行分类:老人、大学生、网购用户、金融投资者等,然后匹配相应诈骗剧本,提高成功率。
3. 互动设局(Interaction)
电话接通后,诈骗者依靠脚本话术和心理操控技巧,引导受 电话号码数据 害者落入陷阱。他们善于制造“紧张感”“权威感”和“时间紧迫感”。
常用话术技巧:
权威压迫:“我是公安局××科长。”
情绪操控:“您账户有巨额异常转账!”
时间限制:“必须在10分钟内处理,否则……”
4. 信息与资金提取(Extraction)
最后,诈骗者引导受害人完成操作:提供验证码、点击链接、转账汇款或远程控制。一旦操作完成,钱财瞬间消失无踪。